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健康知识 >> 天使心声

观《朗读者》有感

  • 时间:2017年2月25日
  • 浏览次数:4566

  

  主持完第二届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后,文化底蕴深厚的董卿推出了她精心制作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《朗读者》。
  “《朗读者》就是朗读的人,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,朗读是传播文字,而人就是展示生命。”董卿说。
  看完2月18日第一期的《朗读者》,充分感受到了节目的意义所在:朗读是传播思想、传递情感、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,朗读属于每个人。
  节目中,几位朗读者将文字和情感紧密结合,实现了情感故事和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。每个片段都让我记忆深刻。
  是以几篇拙文抒发我观后之所学所想矣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     ——题记

          观《朗读者》有感之一——关于遇见
  《朗读者》第一期的主题词是“遇见”。
  世间人与人之间的遇见千千万万种,譬如俞伯牙遇见钟子期,颜回遇见孔夫子,钱锺书遇见杨绛,一切皆由缘而起。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或许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。
  第一位讲述与“遇见”有关故事的是濮存昕先生。
  濮先生是我敬仰的一名艺术家,身份多重又身兼数职,话剧演员,影视演员,政协代表,又热衷公益事业,在抗击艾滋病中作出过重大贡献,可谓德艺双馨。
  演播大厅内的濮存昕,一身中式大褂出场,清瘦而精神,犹如从改编自老舍名作的话剧《茶馆》中走来。
  他给大家朗读的是老舍先生的《宗月大师》节选。
  原来与老舍先生遇到宗月大师一样,濮存昕小时候也遇到过生命中的贵人——一名名叫荣国威的医生。荣医生治好了他残疾的腿,让他免受了同学歧视,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。可以说,没有荣医生的高明医术,就不可能造就今天的濮存昕,所以对荣医生,他一直抱着一种感恩之情并念念不忘,就如老舍先生对于宗月大师的深厚感情。
  多年的话剧舞台功底,赋予了濮先生潇洒自如的情感发挥,他用那饱含真情的声音,不疾不徐地朗读着老舍先生的《宗月大师》片段,感情真挚而热烈,带给观众强烈的共鸣。透过他的朗读,一个高大魁梧的宗月大师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,让人肃然起敬。
  看完节目,细细拜读了《宗月大师》整篇。得知宗月大师原名刘寿绵,出家前就已人称“刘善人”,面对百姓,他一生无私、无我,以救济穷人为乐;而面对日本侵略者,他又无畏无惧,抗拒到底,体现了佛教的大无畏精神。
  老舍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,正是因为小时候承得这位先生的资助。宗月大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老舍先生,他并非他的老师,但却是让他受益匪浅的一世之师。
  文章的末尾,老舍先生写道:没有他,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。没有他,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。
  如此生命中的“贵人”,如何不叫人怀念、纪念并向外人道也!
  愿身边的每个人,在生命的旅途上都多多遇见引领我们一直向前、向善的“贵人”!


          观《朗读者》有感之二——大爱与小爱
  世间的爱无外乎两种——无私的大爱与个人的小爱。
  第二位朗读者是蒋励,一名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实行人道主义救援的的无国界医生。她的爱就超越了个人,跨越了国际,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。
  同样身为一名医务人员,对她的所作所为深感敬佩。2013年,年轻的蒋励离开北京舒适的工作环境,来到战争频发的阿富汗。枪林弹雨中的三个月内,她坚守在爆炸、枪击随时袭来的产房里,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命。她平均每天接生40个婴儿,没有一例孕产妇死亡。
  “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,才能在沙丘安眠;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;才能被永远禁止。答案啊,它在这风中飘扬!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,才能看见天空;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,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;要牺牲多少条生命,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,答案啊,我的朋友,它在这风中飘扬”鲍勃•迪伦的这首歌词,由蒋励和她的几个同伴读来,字字句句撞击人心,让生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仿佛看见弥漫炮火硝烟的国度里,那些人民深重的苦痛与挣扎。
  而蒋励他们则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危难中的人群伸出了援手!他们的崇高品质和高尚医德,不仅是医务工作者,甚而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!
  来自四川的平凡夫妇周小林和殷洁,他们的故事诠释的是一个丈夫对妻子满满的“小爱”:丈夫花去十年的时间为妻子开辟了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,那里一年四季绚丽多彩,花开不败。置身花海,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。无怪乎,两人在现场读起了翻译家朱生豪先生的情书节选 :“我找到了你,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。如果没有你,即使我爱了一百个人,或有一百个人爱我,我的灵魂也仍将永远彷徨着。你是独一无二的。我将永远永远多么多么的欢喜你。” “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,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。你如照镜子,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,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,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。”“不要愁老之将至,你老了一定很可爱。而且,假如你老了十岁,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,世界也老了十岁,上帝也老了十岁,一切都是一样。”
  这些让人面红耳赤的情话,从一对大山深处心心相印,相濡以沫的夫妻口中吐出,没有一丝违和,也没有一丝矫情,他们就是这样真实而理想地存在着,生活着,他们的情感,他们的生活,真的如鲜花一般美丽无比。


          观《朗读者》有感之三——期望
  因联想而著称于世的企业家柳传志,在《朗读者》舞台上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。
  他朗读的是他在儿子柳林婚礼上的致辞,写的读的都情真意切:“孩子,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,不管你做什么行业,你都是我的好孩子。”这是柳先生父亲写给柳先生的,他又把这句话转送给儿子,柳先生说,“在我的一生中,经历坎坷,天上地下,水中火中,但这句话,让我直面环境,坦荡相对。”
  一个知名的大企业家,不求子女如何成功,如何富贵,只求简简单单的两个字——正直。
  不禁感慨:从古到今,多少有作为的人,其父母言传身教的都是那些可贵的品质:譬如孟母三迁,譬如岳母刺字,譬如黄香温席。而这些,正是现代社会孩子所缺失的素质教育。柳先生的致辞恰似和煦春风拂过水面,在每个父母子女身上荡起层层涟漪。
  曾是世界小姐的张梓林则以母亲的角度,用全心的温柔与慈悲,朗读了一篇刘瑜的《愿你慢慢长大》,其中妈妈对女儿的几个希望真实而委婉:“……我希望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,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由、和平、公正就像我们拥有的房子车子一样,它们既非从天而降,也非一劳永逸,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追求与奋力呵护;我希望你有勇气,能够在强权、暴力、诱惑、舆论甚至小圈子的温暖面前坚持说出“那个皇帝其实并没有穿什么新衣”;我希望你敏感,能够捕捉到美与不美之间势不两立的差异,能够在博物馆和音乐厅之外、生活层峦叠嶂的细节里发现艺术……”
  多么柔软却有力的话语!这是天下所有母亲最期望子女拥有的品质与情操,字里行间满怀殷殷的爱和深情。特别是结尾那三句暖彻心扉的祝福,让人听过就再难忘记:
  愿你有好运气,如果没有,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。
  愿你被很多人爱,如果没有,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。
 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。

               (人事科 戴菊英)